1.消费者被欺诈
在“黑色星期五”期间,与折扣和购物一起涌来的,还有令人厌恶的网络骗局。
今年年初,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发布了一项数据,数据显示,2023年消费者报告的欺诈损失超过100亿美元,相比2022年报告的损失增加了14%。
2023年消费者报告的欺诈损失超过100亿美元 图源:FTC
而随着下半年购物旺季的来临,这也是诈骗卷土重来的高峰期,一些欺诈骗局极有可能重演,通过伪装迷惑消费者,进而掏空消费者的钱包。
以前说到被诈骗,都觉得受害者大概率会是中老年人,年轻人不会轻易上当。但随着诈骗手段的不断升级,年轻人同样逃不出这个巨坑,甚至一度成为被网络诈骗数量最多的群体。有数据显示,在2022年节日购物期间,全英国的购物者因网络和短信诈骗而损失了超1000万英镑,其中25至34岁的人占比最高。
就在去年黑五,还有人表示收到了诈骗短信,短信内容自称来自快递公司,但由于地址信息不完整无法派送,要求在12小时内在链接中确认地址;也有人收到类似的诈骗短信,例如递送包裹时无人值守,包裹已退回仓库,需要重新安排包裹递送就点击链接,等等套路层出不穷。
欺诈短信 图源:小昇在UK公众号
对消费者来说,面对这种有迷惑性的短信,可以先确认自己是否有购买商品,从官方渠道进行联系快递公司,谨防被骗。
2.欺诈性仅退款
说到被骗,其实受伤的不止有消费者,部分商家也被一些“诈骗性”的行为搞得焦头烂额。
例如仅退款,仅退款政策的出现,起初是为了降低一些商家的成本,因为海外物流成本相对较高,有一些商家的产品价值又较低,让消费者把货退回来的成本甚至可能会超过商品本身的价值。目前来看,已经有很多卖家都在售卖商品价格上打了“Free Returns”标签,响应亚马逊“仅退款”政策,在后台开启“提供至少一次免费退货选项,不需要支付配送费用”选项。
打上Free Returns标签 图源:亚马逊
虽然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,但事情却逐渐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。
据2024年MRC有关全球电商支付风控的调研,一些受访的商家表示,消费者在网购中滥用退货退款特权,以及针对商家退货漏洞发起的“欺诈性退款攻击”,已成为让商家最为头痛的一类。与此同时该报告还指出,所有市场滥用和欺诈性索赔带来的总成本,已高达1000亿美元以上。
举个例子,此前有一消费者4年期间不断在亚马逊上购买一些高客单价产品,收货后便提出退货,再寄回一些便宜的类似物品,以获得亚马逊的退款。另外,他还会用“未收到商品”、“商品已损坏”等理由让卖家补发,再把这些通过欺诈得来的商品售出,一顿操作猛如虎,该消费者竟策划了300多起电商欺诈,致卖家损失达187万。
更令人惊讶的是,一些欺诈团伙十分猖獗,甚至公开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欺诈过程,想要“教会”更多人“合法薅羊毛”。面对这样的情况,卖家也是无能为力,纷纷发帖寻求帮助。
卖家求助贴 图源:亚马逊
总的来看,旺季虽然是爆单和购物的好时机,但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卖家,都要谨防被欺诈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原文作者:跨境黑马
企业管理咨询:团队积极性不够,效率低的解决方案
针对团队积极性不够、效率低的问题,我们博海企业管理咨询顾问需要深入分析其根源,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解决方案。首先,我们可以从团队文化入手,通过建立积极向上的团队氛...
行业动态2024-01-15
大量亚马逊卖家账号被封,都是违规变体惹的祸
一、突发扫号在整治平台卖货乱象这方面上,亚马逊出钱又出力,这不,新一轮扫号风波又来了。日前,亚马逊针对大批变体违规店铺来了一场突发的扫号,许多亚马逊卖家表示都收...
行业动态2024-05-14
Ozon平台中国卖家数量破10万
一、中国卖家数量激增随着越来越多电商巨头强势崛起,跨境卖家的选择也变得丰富多样。据媒体报道,近日,俄罗斯电商巨头Ozon相关负责人在采访时透露,截至2023年年...
行业动态2024-06-11
亚马逊美西多个仓库严重爆仓,跨境卖家难逃冲击
亚马逊美西多个仓库严重爆仓,跨境卖家难逃冲击...
行业动态2024-05-13
亚马逊平台费用接连上涨,卖家利润扛不住了
亚马逊平台费用接连上涨,卖家利润扛不住了...
行业动态2024-04-24